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級大小

【轉貼自文藻首頁】南區通識教育學者齊聚文藻 共商課程改革多元觀點

發布日期 2023-05-09 14:20:00

 

this topic

教育部112年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IGER)南區諮詢服務說明會,日前於高雄文藻外語大學舉辦。相片提供/通識教育中心

 

採訪報導/公關室】

 
  教育部「112年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簡稱:IGER)南區諮詢服務說明會」日前於高雄文藻外語大學舉辦,並由副校長林淑丹代表地主學校到場歡迎與會人員。來自台北、嘉義、高雄、屏東及澎湖等地16所大專校院通識教育專家齊聚,分享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各校如何推動通識教育,盼能開啟通識教育的新局面。

  

  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曾守正於致詞時表示,教育部委託政大組成「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跨校執行團隊,結合第二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引導各校重視通識教育。此計畫為四年期計畫,自2021年開始籌備,並於2022年推動執行,主要以提升大學通識教育的品質為主。他強調此計畫定位為通識教育人員培力與交流為目的,透過計劃內的課程、教師社群、教學資源共享,以利各校重新定位並優化通識教育課程。

 

  分組座談時,由各校代表針對通識教育課程推動進行簡報說明。其中文藻外大吳甦樂人文學院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郭慧根,分享文藻通識教育課程作法。他表示,文藻的教育理念係以天主教聖吳甦樂會創辦人聖安琪的教育精神及天主教大學的時代使命為本。同時,配合語文教育與專業訓練,培養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與尊重,從而形塑「熱愛生命(Life)、樂於溝通(Language)、及具有基督服務領導的精神(Leadership)」3L校核心素養的文藻學生。

 

  郭慧根院長進一步指出,文藻外大通識博雅課程依據四技、二技及進修部等不同學制設計,同時搭配微學程、微型及深碗等通識彈性課程,以及帶領學生實作、校外參訪,並結合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及跨領域學習活動等豐富通識課程。此外,他也提到文藻外大通識教育中心推動課程改革獲得教育部及國科會肯定,近年獲得校級USR大學社會責任(B類)、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大專生科技部研究計畫、教育部敘事力計畫、教育部數位認證課程、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連結計畫等多項獎項補助。

 

  此外,文藻通識教育中心教師推動通識教育課程也獲得教育部給予個人獎項肯定,其中包括李雪甄老師獲得教育部第10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獎、蔡介裕老師獲得110年度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USR藻到新力量)銅獎、陳靜珮老師及郭家勳老師榮獲112年度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補助等。

 

  會中也邀請IGER計畫專案經理陳靜瑤進行簡報說明,她提到因應少子女化生源不足的衝擊,技專校院通識課程數於108學年度即出現減課情形。多數大學校院挹注通識教育的資源相對減少,各校對於通識教育的重視及改善課程品質的動能逐漸弱化。此外,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主授師資來源為專業系所教師的比例呈現成長趨勢,且通識中心開課佔比下滑,在課程減少、減班,通識課程多元性降低、學生學習動機降低的窘境下,嚴重衝擊大學通識教育課程。

 

  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提出「新通識教育」的願景,並提出四大關鍵,分別為「重定位、重關係、重內涵、重方法」,「重定位」意指各大學依自身特色及學生需求找到通識教育的新定位;「重關係」指通識教育發展出貫串108課綱並融通專業教育的新關係;「重內涵」指大學開設符合學生需求的素養導向通識課程;「重方法」則指採行引發學生興趣的創新教法及數位學習。該計畫共由12所大專校院跨校組成執行團隊,未來期待透過此計畫攜手各大學校院開創通識教育新局面。待完成諮詢說明會之後將開始行動諮詢服務,瞭解各大專校院推動通識教育及資訊科技素養教育情形,藉此機會與各校進行深度交流並建立連結。預計每一學期拜訪10所大專校院,以團體到校諮詢形式進行,由教育部長官、專家委員及計畫團隊成員到校拜訪。 

 

轉貼網址:https://a001.wzu.edu.tw/article/5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