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級大小
 

image

 
 

文藻外大謝東利老師(中)與全人教育學院蔡介裕院長(右一)、通識中心李雪甄主任(右二)及兩位得獎學生合影。

攝影/謝淑如
  
   
中華民國106年04月18日發稿
 

【公關室/謝淑如採訪報導】文藻外語大學教師謝東利喜愛創新發明研發,將日常生活上隨手可得的物品,研發成產品,並且獲得台灣、大陸多項專利。日前謝東利獲得台灣國際發明得獎協會頒授「國際傑出發明家博學博士」及中華創新發明學會「國際會士」等榮譽。

  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謝東利,目前擁有的專利為「骨傳導式音訊傳輸裝置」、「聲音傳送裝置」、「聲光控制鎖裝置」、「齒振動式聲音傳導裝置」等專利,另外,他研發的「蛋白質電池」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謝東利研發的商品,曾經獲得2016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兩面金牌、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盃i-ONE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競賽第三名,以及台灣彰化國際發明展(TCIYIE)暨海報競賽銀牌。
  謝東利表示,因為他所學的專業為光電工程,所以他會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光」與「電」的結合,他喜歡觀察生活上所需,希望利用專長,研發新的產品,便利人們生活。謝東利研發的專利中,其中有一個為「齒振動式聲音傳導裝置」,利用手機插上光電筆,當手機音樂響起,光電筆接受到訊號,會將雷射光打在小型太陽能板上,再傳導至口中牙齒咬著的小馬達,因為齒骨的震動會傳到聽骨,藉由訊號傳遞可以讓完全聽不到聲音的聽障人士,聽到手機播放的音樂。該項研發已於2015年取得專利,此項技術同時也與醫事學校合作,可以將維小型的馬達放在植牙的齒槽內,再利用藍芽手機發出的聲光傳導,可以讓聽障人士聽到手機播放的音樂,造福聽障人士。
  另外,謝東利同時也利用聲光電的原理,研發利用手機音樂開門的「聲光控制鎖裝置」。也就是在手機裡面設定開門的音樂,然後在門後裝上太陽能板及語音辨識模組,當手機設定的音樂響起,門就可以自動打開,以此改善開門需要攜帶鑰匙的困擾。在研發商品的過程中,謝東利也意外發現,牛奶可以導電、產生電能,他在牛奶裡面加入數種乳酸菌,即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轉變成胺基酸後進入檸檬酸循環及氧化磷酸化過程後而產生ATP(三磷酸腺苷),進而有發電的機制產生,研發出蛋白質電池,目前也與國立大學教授合作,正在申請專利當中。
  謝東利老師為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系博士畢業,專長領域為物理、光學、電學及力學。謝東利目前在文藻外大主要教授的課程為,日四技通識課程生活中的物理以及跨科技整合與應用,學生多來自日間部四技部學生。他也帶著學生研發產品,一起參加科技部舉辦的台日高級中等學校高瞻專題成果發表會,分別以綠能陶瓷壓電鞋、殖種菌源燃料電池、綠能染料敏化光電及虹吸式生態共生圈,獲得四面金牌獎及優秀指導老師獎。
  謝東利帶領學生設計的綠能陶瓷壓電鞋,他們利用銅片及陶瓷兩種物質可以導電的物理特色,做成陶瓷壓電片,放在鞋底,並且在鞋子外裝上一片小型LED燈。當腳踩上鞋底的陶瓷壓電片時,LED燈就會發亮。穿上這雙綠能陶瓷壓電鞋,晚上鞋跟會發出亮光,可供夜間走路或跑步的警示。並且可以解決一般會發亮的鞋子使用的汞電池,汰換時易成環境汙染,因此獲得發明競賽金牌獎。
  謝東利老師表示,科學一開始都是從假設開始,經過不斷試驗後再研發出新的產品。因為他教授的是生活科技,他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利用簡單的設備,研發出生活用品。為了方便學生了解物理原理,謝東利利用廢棄的物品製作成教具,比如,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風扇,也用裝巧克力的透明壓克力外殼,加裝廢棄光碟機,改裝成手搖式電池。讓學生了解電力發電、續電的原理,也啟發學生創意。
 

相片攝影/謝淑如

 

image

 

image

文藻通識中心謝東利老師獲得國際傑出發明家博學博士榮譽

媒體試戴「齒振動式聲音傳導裝置」

 

image

 

image

謝東利老師作品獲得電子媒體專訪 平面媒體訪問
image  

image

媒體採訪參與「綠能陶瓷壓電鞋」製作獲獎學生,(圖左)江易軒、(圖右)黃宇心。

謝東利老師與自製教具合影